353 扬州盐商集体反水!_大清话事人
第九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353 扬州盐商集体反水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53 扬州盐商集体反水!

  大家客客气气的和平共处。

  一旦局势恶化,朝廷失去了稳定税源,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。

  结果,不言而喻。

  ……

  “我还是那句话,扬州盐商休戚与共。都想好了吗?”

  “你是首总,我听你的。”

  “对。”

  “附议。“

  于是,4大总商达成了共识。

  江春欣慰的笑了:

  “以我对吴国的观察,陛下是个十分看重商业的雄主。自古士农工商,等级森严,商人地位低贱。可若是吴取代了清,我等商人的地位就不一样了。”

  黄总商嘀咕了一句:

  “哎,这会是在打天下。等坐稳了天下就难说喽。”

  江春沉默,伸手拍拍五亭桥的柱子:

  “万般皆是命,一点不由人。去我府上商议一下撤离的先后顺序吧。”

  走下五亭桥时,

  米总商和黄总商嘀咕:

  “假如那边拿下扬州府,我们不就不用撤了吗?”

  “江北大营加上淮安驻军,朝廷有十几万人马。要拿下扬州,就得把这十几万人吃掉,不容易啊。”

  ……

  江府。

  刘千第一次出现在三位总商面前,微笑着打量了一圈。

  黄总商顿觉后背发毛。

  他知道眼前这矮子是个心狠手辣之辈,远超自己。

  “诸位弃暗投明,利国利民利己。本人代表陛下欢迎你们,以后就在一口锅里抡马勺了,还需相互照料一二。”

  “这是我等的荣幸。”

  寒暄过后,

  就进入了正题――撤退的顺序。

  先是盐商们的家眷,然后是金银,再然后是心腹掌柜、账房,最后才是4位总商本人。

  米总商很心疼他的诸多不动产。

  忍不住问道:

  “陛下的大军何时北伐?我等可以里应外合,拿下这扬州城。兵书里都说了嘛,守江必守淮。咱扬州城很重要。”

  刘千收敛起笑容,盯着米总商肥胖的脸庞。

  盯的他尴尬、无地自容、紧张。

  才慢悠悠开口说道:

  “北伐乃军国大事。莫要说尔等,就算是本官也不能作主。陛下英明神武,自有谋算。江北清军虽众,可在我吴国精锐军团面前,土鸡瓦狗罢了。”

  “好了,诸位,夜长梦多,速速行动起来吧。”

  ……

  当天,

  3总商的家眷就以游玩的名义离开了府邸,然后一脸诧异的被送到角斜盐场,登上海船。

  刘千在确认这批人全部登船后,才松了一口气。

  将监视盐商府邸的人手撤去一半。

  他的压力很大,

  要监视清江浦的船只、还要侦查巢湖的船只。因为清军要奇袭就必须渡江,要渡江就必须有大批船只。

  “署长,这是弟兄们侦查巢湖的情报。”

  刘千浏览了一遍,

  果然如胡之晃所述,清军巢湖集结了大批的漕船,还有匠人在新造大船。

  客货船比战船的建造要求低多了。

  “能突袭烧毁吗?”

  “不太可能。巢湖周边5里都是警戒圈,弟兄们为了弄到情报,已经死了3个人。”

  “抚恤家眷,每家送800两现银。如果有兄弟或者儿子的,就弄进情报署接班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情报署在总部附近建了所封闭学校。

  专门吸纳死亡人员的子侄兄弟接班入行。

  这一招,是学的陛下。

  李郁在东山搞了个少年军校。

  刘千觉得很不错,悄悄效仿复刻了一所情报署子弟学校。没挂牌子,所以外人压根不知道它的存在。

  情报署上下,嘴都很严!

  刘千曾有过训诫:

  “裤带松点,问题不大。嘴巴不严,问题很大!”

  ……

  “江西有急件吗?”

  “还没有。”

  “陛下那边的回复一到,无论何时何地,立马送到我面前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署长,署内经费紧张。属下觉得这些盐商太肥了,海上风浪大,沉掉一艘运银船也正常。不如~”

  “首尾做干净点,别弄江春的船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刘千也为经费头疼,总是朝陛下“狮子大开口”很尴尬,从盐商这弄点金银填补经费空缺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循规蹈矩的人是吃不好情报这碗饭的。

  盐商们刚投过去,绝对不敢在陛下面前胡咧咧,海上的事本来就说不清,无从查起。

  ……

  “你还有事?”

  “署长还记得当初刺杀钱峰时,扬州府衙的班头被灭口后,有人悬赏捉拿他的姘头。那个女的,现在有消息了。”

  “哦?”刘千一咕噜从躺椅窜了起来。

  “江首总提供的情报,那姘头走投无路,跟了他手底下一个灶丁头目。”

  刘千在院子里来回的走了几圈。

  突然兴奋的指着下属:

  “你,立刻去请江首总过来,客气点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待下属离开,刘千走进里屋。

  一高挑、清冷的女子连忙起身施礼。

  她是刘千新宠,全长在了他的审美上。18世纪的审美还比较诚实,俩人的身高差一点都不萌。

  刘千的双眼和高挑女子那两枚凸出的眼恰好在一个水平面。

  “老爷,您今天有什么喜事吧?”

  “老天有眼,我情报署又要为陛下立下不世奇功。”

  “能和奴家讲讲嘛?”

  “署内的事你不要问,也不要好奇。懂规矩,才能活得久。明白吗?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……

  女子委委屈屈的,却被刘千伸手拨开盘扣。

  “老爷~”

  “别动,站直了,腰板挺直。”

  接下来的事,就不宜细述了。

  无非是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和一个娇小柔弱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

  抛开传统观念的桎梏,

  其实两头齐不齐一点都不重要,只要中间能对得齐!

  ……

  南昌府。

  吴军的营寨连绵数里,旌旗飘扬。

  天气已经明显燥热,酷热的夏季即将统治南方。

  经过了战场考验,吴军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:

  大檐帽日后只作为礼服搭配,日常征战全部改用制式斗笠。

  斗笠外覆一层油纸,再刷一层桐油。夏季避暑挡雨,冬季则是和棉布内衬帽搭配使用。

  有系带可固定。

  斗笠的里面,还可以加戴飞碟盔。

  飞碟盔在火枪兵当中开始逐步装备,但距离普及还需要很久。

  实用的就是最好的。

  李郁亲自巡视过,身穿蓑衣斗笠的士兵在小雨当中站立1个时辰,衣服还是干的。

  ……

  出征所需军用品:

  蓑衣、斗笠、军服、军靴、便携干粮、背包、军用铁锅、皮革制品、辎重车辆、帐篷全部分发给江南的商人承揽。

  商人们再逐层往下分包,江南的无数百姓都能跟着挣点散碎银子。

  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产业,没有技术含量。

  军工署事先会给出样品,以及各项详细要求,包括尺寸、用材、质量、交货期等等。当然,了军用品质量要求肯定比民用同类品高很多。

  吴国治下的商人们,都逐渐喜欢上了做军队的长期供应商。

  量大、稳定、利润固定。

  而且可以自抬身价!

  不知不觉之间,商人阶层就完成了和吴国的深度捆绑!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ijiu8.cc。第九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ijiu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